《销售技巧》:做好这3点,实体才能活下去!
整个服装产业面临的问题都差不多,但大部分经营者在焦虑的同时,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在积极应对,并且对疫情过后的市场、机会普遍看好。
正如其中一位店主所说:“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星星之火,让大家多看到一些希望,然后坚持下去。”
1
原来单店一天卖2-3万,现在只有2-3千
我做了9年的服装企业,前7年做产品设计、研发贴牌,之后转型成集设计、生产、销售和开直营店为一体的品牌。
这3年开了60家门店,做到1亿左右年营收,前前后后300多号员工,正处于一个非常鼎盛的时期。
如今却突然遇到这样的事情,原来单店一天卖2-3万,现在只有2-3千。
过年我们做了两波产品,原计划是到3月底卖完,3月中旬上新、储备的工作都要做起来了,但现在全部都得往后延。
原来我们的现金流很好,但按现在的情况,如果真的还要再持续3-5个月的话,真的有很大风险。
这种情况下,工厂的日子可能更难过,我们不给他下单,中国现在的外贸也不好,整个服装产业大家面临的困难都差不多。
2
线上也不好卖,很多人直接开门就破产
所以我们原计划要做的全渠道,只能往前提,只要能跟人打交道的渠道,比如微信、微博,都会去尝试。现阶段还是要想办法多销售一点,做好现金流。
但尝试了几天,只零零碎碎卖了一点,还没有找到很有效的方式。原计划要新开50家门店的钱,可能就要拿去补发工资了。我认为要丢掉不必要的动作,先撑过去再说。
这个过程中,肯定会有很多中小品牌熬不过去。销售端比如买羽绒服的,本来去年冬天就是个暖冬,再加上疫情,很多人进了一两百万的货,可能七八万都卖不到。
冬天的库存一般是过了正月十五,靠着打折出清才把本钱回来,但今年没有这个机会,很多人直接开门就破产。
3
最难过的是中型工厂,现在最需要“星星之火”
对于生产端来说,得看他属于哪个阶段。大工厂成本高但一般也有一定的资金实力,小型工厂就几十上百台机器,一年房租几十万,不开工损失也有限,最难过的其实是中型的工厂,每天的厂房、设备、工资损耗都很大。
也有好的方面,因为我们也做社群,发现大家都说憋的慌,想买新衣服出去穿。也就是说消费者并不存在恐惧,没有谁说要留着钱过过冬,消费欲望还是蛮强的,现在恐惧感最强的是做生意的人。
现阶段我觉得需要一些能够振奋人心的好消息,而不是天天说谁又破产了,那只会增加恐慌。现在最需要“星星之火”,让大家多看到一些希望,坚持下去。
正如其中一位店主所说:“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星星之火,让大家多看到一些希望,然后坚持下去。”
1
原来单店一天卖2-3万,现在只有2-3千
我做了9年的服装企业,前7年做产品设计、研发贴牌,之后转型成集设计、生产、销售和开直营店为一体的品牌。
这3年开了60家门店,做到1亿左右年营收,前前后后300多号员工,正处于一个非常鼎盛的时期。
如今却突然遇到这样的事情,原来单店一天卖2-3万,现在只有2-3千。
过年我们做了两波产品,原计划是到3月底卖完,3月中旬上新、储备的工作都要做起来了,但现在全部都得往后延。
原来我们的现金流很好,但按现在的情况,如果真的还要再持续3-5个月的话,真的有很大风险。
这种情况下,工厂的日子可能更难过,我们不给他下单,中国现在的外贸也不好,整个服装产业大家面临的困难都差不多。
2
线上也不好卖,很多人直接开门就破产
所以我们原计划要做的全渠道,只能往前提,只要能跟人打交道的渠道,比如微信、微博,都会去尝试。现阶段还是要想办法多销售一点,做好现金流。
但尝试了几天,只零零碎碎卖了一点,还没有找到很有效的方式。原计划要新开50家门店的钱,可能就要拿去补发工资了。我认为要丢掉不必要的动作,先撑过去再说。
这个过程中,肯定会有很多中小品牌熬不过去。销售端比如买羽绒服的,本来去年冬天就是个暖冬,再加上疫情,很多人进了一两百万的货,可能七八万都卖不到。
冬天的库存一般是过了正月十五,靠着打折出清才把本钱回来,但今年没有这个机会,很多人直接开门就破产。
3
最难过的是中型工厂,现在最需要“星星之火”
对于生产端来说,得看他属于哪个阶段。大工厂成本高但一般也有一定的资金实力,小型工厂就几十上百台机器,一年房租几十万,不开工损失也有限,最难过的其实是中型的工厂,每天的厂房、设备、工资损耗都很大。
也有好的方面,因为我们也做社群,发现大家都说憋的慌,想买新衣服出去穿。也就是说消费者并不存在恐惧,没有谁说要留着钱过过冬,消费欲望还是蛮强的,现在恐惧感最强的是做生意的人。
现阶段我觉得需要一些能够振奋人心的好消息,而不是天天说谁又破产了,那只会增加恐慌。现在最需要“星星之火”,让大家多看到一些希望,坚持下去。
资源评论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